
再來是各個科目的準備心得:

(一)國文:國文通常是大家不太花心思準備的一科,但我認為在競爭激烈的四等和普通考試,每科的分數都很重要。所以我每個月都至少會寫一回國文考古題,包括一回作文和公文,並規定自己要在考試規定的時間內寫完,以保持手感。
(二)法學緒論與英文:這一科的範圍太過廣泛,只能透過大量的練習題目以累積對法條的熟悉度。雖然這科的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但能多拿幾分是幾分,對於能把握的憲法和釋字要看熟,不能輕易放掉。英文方面透過app背單字,擴充自己的單字量。
(三)國籍與戶政法規:這科分為選擇題和申論題的部分,兩者準備的共通點都是背熟法條和多練習考古題,基本上分數就很穩固了。在這科如上述,智慧老師整理的常考題型和最新時事補充對我幫助很大,以及指導我寫申論題的部分,可以把立法目的一併寫出來,加深答題的深度。
(四)移民政策與法規:移民法規非常的多且繁雜,對於無戶籍國民、外國人、大陸地區居民、港澳居民都有不同的規定,可以的話要整理筆記,將不同分類的人,之間不同或相似的規定整理出來,如此一來比較不會混淆也方便記憶。在法條大致上熟了之後就可以大量且重複練習考古題,像常錯的題目我有特別收錄起來反覆練習7遍以上,到自己能夠看到題目就想到答案為止。還有每個題目的選項我也會都看過,找出法條出處一再複習,這時候智慧老師整理的詳解可以幫助我節省很多時間快速訂正題目並加深印象。
(五)行政法:
行政法的體系非常的龐大,在上過課程後,要反覆複習和熟悉法條,直到自己對於行政法每一章節能夠說出大綱為止。個人不喜歡一直反覆讀厚厚的課本,所以有整理筆記,後來就反覆讀筆記而已。四等和普通考試只有考選擇題,考古題練習一樣不可少,而且不確定的選項在訂正時也要搞懂是最好的了,因為觀念不清楚的話,下次再做到類似的題目正確率會降低,有時猜對只是僥倖,如果能每個選項都清楚,答題準確率會提升許多。最新的大法官釋字(現在變成憲法法庭)和重要的聯席會議決議也要熟悉,這些都是常考的重點。
(六)民法總則與親屬繼承篇:
民法一開始是我的罩門,理科出生的我對於民法一開始像是霧裡看花,看完課程還是一知半解,申論甚至寫不出來。寫不出來的時候我會先抄解答,抄久了對於解題的架構也會有初步的觀念。再來一直反覆看熟並理解法條,你才會知道該怎麼用它來解題目。看多了考古題的擬答和熟悉法條後多練習,練習怎麼擬大綱,然後引用法條並涵攝,久了民法就不再是令人害怕的科目了。
不論是兼職準備考試還是全職準備考試都是辛苦且寂寞的,別人在玩樂你在讀書,偶爾休息時的玩樂也不能盡興,人生好像暫停了一樣,這樣的艱辛只有同為準備過考試的人才能理解的。很感謝高鋒的智慧老師,以及身邊一直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幫助我能夠在今年上岸,人生終於可以再次往前了。希望還在準備考試的考生們和我一樣,在落榜時不要太氣餒,檢討弱科加強拿手科目,弱科也能成為你上榜的關鍵,相信自己的努力會有收獲,有一天會在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的!